再見,賈躍亭。
屬于賈躍亭的樂視時代或許已成過去式。

最新的消息是,融創在樂視影業的股權比例,已經由此前公布的15%,增持至21%。麗江外圍電話(電話微信156-8194-*7106)麗江外圍外圍上門外圍女真實可靠快速安排這意味著,融創再度增持樂視影業股權。
7月3日曝光的,賈躍亭夫婦名下家產與3家樂視系公司共計12.37億資產遭遇司法凍結,似乎只是這次樂視地震的開端。
果然,4日晚間,據樂視網公告,賈躍亭持有的5.19億股上市公司股份,再遭法院凍結,時限為自凍結之日起三年。
這并非賈躍亭首次遭到財產凍結。自2016年11月樂視陷入嚴重的資金危機,就有多家與樂視有債務往來的公司向法院提出申請財產保全。當時,賈躍亭發布公開信坦誠資金鏈緊張,但同時對媒體表示,“樂視依然有良好現金流,也不欠外部供應商貨款,目前手機業務存在欠款問題,公司已經在盡力解決。”
半年后的今天,外界已經不需要賈躍亭再做什么回應了。
就在這場蔓延至資本市場端的債務危機發生前夕,2017年6月13日,賈躍亭失去了樂視控股(北京)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的身份。資料顯示,樂視控股的法人代表變更為吳孟,同時,吳孟也接替賈躍亭的姐姐賈躍芳,擔任樂視控股的經理。
樂視的英文名LeEco,翻譯成中文是“快樂的生態系統”,這跟賈躍亭樂觀對外的形象很符合。就算在樂視最困難時,他依然不愿承認自己“蒙眼”狂奔,只是覺得和跑的太快有關系,“樂視的方向沒有問題,七大生態不可或缺”。
從2010年8月上市之初的一家規模不大、盈利模式單一的視頻公司,借助資本的力量快速成長為互聯網領軍企業,到橫跨電視、手機、汽車、金融、體育、影視等諸多板塊,建立起一個生態王國,樂視短短幾年時間創造了一個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令人瞠目的奇跡。
只是,奇跡歸奇跡,命運之神并沒有特殊對待樂視。
將攤子鋪得太多且開銷巨大,樂視的每一塊業務都似乎面臨風險,也因此上演了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質疑甚至沖突,包括前不久為了解決資金危機,樂視被指挪用易到13億資金,引發了與周航的互撕大戲。
在根基未穩的情況下,過早、過多談及生態,反復、執迷于講故事,樂視今天所遭遇的一切在很多人看來是在劫難逃。

時光回到半年前,1月13日晚間,樂視網發布公告,宣布樂視網、樂視影業、樂視致新與戰略投資者(嘉睿匯鑫,融創中國實際控制)以及其他投資人達成協議,共獲168億元投資。賈躍亭表示,本次引入融創中國作為戰略投資者,將一次性解決樂視目前的資金問題。
在樂視和融創聯合舉辦的戰略投資合作發布會上,孫宏斌與賈躍亭講述了兩人的相識過程。一見如故,惺惺相惜成為故事里最浪漫的橋段。次日,公司股票復牌。
然而,賈躍亭的樂觀沒有戰勝那些持批評意見的人們的悲觀。僅過半載,他本人出局,他的企業風雨飄搖更甚。
至今,賈躍亭創辦樂視已13年。他曾在給公司全員的信中寫道:“蒙眼狂奔,我們在沙漠中種下夢想的果。渾身傷痛,能不能算收獲?”
一語成讖。此刻的賈躍亭正處于這樣一種傷痛之中:外部,眾多金融機構索要債務;公司內部,樂視的離職潮在延續,這里還包括樂視的裁員風潮——在國內,樂視部分部門裁員比例超過50%,同時樂視本周宣布在美國解雇325名員工。
1973年,賈躍亭出生在山西臨汾市襄汾縣北膏腴村。因家境貧困,他不得不利用寒暑假在村里的鋼鐵廠打工。在一個酷暑,打工回家的路上,疲憊至極的他忍不住一頭跳進了池塘,因此生病。“我對這次生病印象深刻,因為整個人到了崩潰的邊緣。這也是對性格極好的一次歷練,病一好,我又繼續去打工了。”很多年以后,賈躍亭回憶這段過往,認為他的性格形成、樂視的命運似乎都和這次事件緊密相連:“樂視同樣是一個非常堅韌的公司,公司十年發展,遭受了各種壓力甚至磨難,但是從來沒有選擇放棄過。”
這是3年前,賈躍亭在接受福布斯中文網采訪時,講述的一段他少時不為人知的經歷。
公開的信息顯示,賈躍亭發跡于“卓越實業”,而此前他是山西省垣曲縣地稅局一位最底層的公務員。卓越實業坐實了賈躍亭“煤老板”的前傳,很多人理所當然的認為:在煤炭暴利與小煤窯礦難頻發的年代,無論他是白還是黑,他都難以逃脫“不道德的血液”。
卓越實業使賈躍亭成為了老板,但沒有使他變成富豪。2002年,29歲的賈躍亭離開垣曲縣,從縣城去了省會太原,在那里,他通過兜售基站配套設備而成了有錢人。僅用一年時間,他就拿到了聯通在山西大半的業務,賺得盆滿缽滿。
他的這家公司叫“山西西伯爾”,后改名“山西西貝爾”。2003年,賈躍亭又從太原走向北京。他創建了“北京西伯爾”,第二年衍生出“樂視網”,六年后上市,一躍成為視頻行業的翹楚。
并非所有人都認可賈躍亭的夢想,包括樂視自己的人。樂視影業一名前員工稱,“樂視生態只是對一些基本概念進行包裝,然后進行大力宣傳、廣告轟炸,但基本上沒有什么創新。”
也有人批評樂視生態肆意揮霍。據鳳凰科技報道,在談到賈躍亭在網絡視頻領域的一些做法時,一名同行稱部分內容交易價格過高,“兩年前,他們制造了泡沫。我當時就說,如果樂視網兌現在內容許可交易方面的所有承諾,它會破產”。
類似的批評在樂視宣布布局汽車領域時達到頂峰。有無數人揣測,如果不是賈躍亭狂熱地迷戀于造車,樂視的今天會不會不一樣?
進軍互聯網汽車,被人們視為是42歲的賈躍亭一次極其冒險的嘗試。

2014年12月9日,賈躍亭在微博上公布“See計劃”,宣布樂視進入汽車領域,將研發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。
“60%的城市霧霾是汽車尾氣造成的,只不過沒人敢這么承認而已。”賈躍亭認為汽車工業將進入“百年難遇的變革期”,就像當年蘋果變革手機產業。
2013年,埃隆·馬斯克推出的電動汽車特斯拉大獲成功,成為科技領域最時尚的話題。正是在2013年初,賈躍亭開始有了做電動汽車的想法。這個想法并未得到公司高管的支持,他們認為可能拖累大家甚至上市公司,因為這太消耗精力了。但賈躍亭決定一意孤行。
2013年底,樂視汽車立項,由賈躍亭個人出資。他派人到美國做前期工作,籌備汽車公司。“最后戰略落地,要談重要的人,我就親自去美國做。”他說,這也是自己去年在國外半年的重要原因。
后來的結果人們都知道了——準確地說是人們都猜到了,堅持造車帶來的巨大資金困擾給予整個樂視生態最沉重的一擊。“在美國的‘法拉第未來’就是一個鬼廠”。
截至本文發稿,樂視資金鏈出現問題的消息仍不斷在更新,科技媒體36氪在《我們在樂視大廈“蹲點”兩天,供應商高喊:“樂視還錢!”》一文中,梳理了近半年的時間里,樂視供應商們的討債百態:樂視前臺貼上了“樂視還錢”四個字,有人帶著馬扎聚在大廳。
在知乎《如何評價賈躍亭》這個問題中,有網友寫道,在中國,沒有一個企業家會像賈躍亭這樣,人們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如此嚴重。
有人說,他是戰略家,是引領時代的顛覆者,是繼馬云之后的最偉大的造夢者,有情懷的創業先鋒...
有人說,他是大騙子,大忽悠,畫餅大王,下一個唐萬新,樂視就是下一個德隆。
但或許,就像梁啟超所說的那樣:“天下唯庸人無咎無譽。”
(文中數據及新聞事實資料參考自騰訊財經、中國網、澎湃新聞、騰訊科技、鳳凰科技、福布斯中文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