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米原先計劃在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兩地上市,上市共募資100億美元(約780億港元),港媒港股高募港元有望成為自2014年阿里巴巴以來全球募資規模最高的小米新股,但在推遲發行中國預托證券(CDR)之后,最資億小米整體募資額“縮水”至最多約480億港元,還不及2016年上市的郵儲銀行(01658)募資額近592億港元。
今早,小米先行公布港交所聆訊后最新資料:小米開始接受認購,香港IPO募資最高61.1億美元(約480億港元)。小米公司法定股本總面值67.5萬美元(約530萬港元),由700億A類股(價值17.5萬美元)和2000億B類股(價值50萬美元)組成。
此外,還更新了小米金融的估值,2017年12月31日小米金融估值3.8325億元人民幣,每股估值3.8325元(共計1億股)。
8名基投,中移順豐入圍
由于小米的招股價范圍相較一般新股更大,所以最高及最低的募資額相差超過100億港元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小米公司最快今日開始接受機構投資者認購,下周一(25日)在香港公開發售。
綜合外電報道內容來看,小米已經初步確定基礎投資者的名單,估計有8名基礎投資者,合共認購全球發售總額13%至15%股份,而名單一如預期陣容強大,除了其芯片供應商之一的美國高通外,其余多屬中資背景,包括目前已確認的順豐及中移動,傳中移動計劃認購1億美元股份,順豐則欲洽入股3000萬美元。
市傳高通亦有意認購1億美元股份,而招商局、保利地產、招銀國際私募基金及國家開發銀行旗下的基金也計劃參與。上述名單在下周一公開招股前或仍有變動。
17至22港元招股
此前有媒體報答指出,小米對基礎投資者設有比平常一般6個月更長的禁售期,部分實力較弱的投資者,禁售期甚至會長達2年。報道又引述知情人士說,中東某大型基金有意成為小米基礎投資者。
對比中資機構的進取,外資取態明顯較為謹慎,給予小米的估值相對保守。
小米原本計劃上市募資約100億美元,最初打算以香港招股為主,其后改為香港IPO及內地CDR募資額各占一半,即各為50億美元(約390億港元)。不過,小米本周二突然宣布推遲發行CDR之后,香港的募資金額并未相應調升。
有券商認為,小米招股價定在17至22港元,區間之闊較為少見,或多少反映出小米公司對近日市況缺乏信心,“因為目前市場存在很多不明朗因素,加上其CDR延遲發行的負面消息,以較低定價作‘保險’也可以理解,但此舉會影響投資者,特別是散戶的信心。”該券商又補充,暫時不會改變為小米預留保證金額度的安排。
募資額排名最高僅第七
翻查歷史數據,小米如果上市募資780億港元,將會超越建設銀行(00939)成為中國香港史上募資額第五大的新股。

但現在小米集募資縮水至最多480億港元,未能進入前五,最終或只能超過中國聯通(00762)登上第七位;若以下限370億港元計算,僅列第九位。盡管如此,小米仍是近年香港新經濟新股中,募資額最高的一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