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讀:海信先是海信在IFA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中低調展示OLED電視產品,又作為國內7大電視廠商代表之一,首款與LG、電視A低調亮湛頭外圍女那個靠譜(電話微信156-8194-*7106)湛頭外圍真實可靠快速安排創維、營再索尼、海信長虹、首款康佳、電視A低調亮飛利浦等品牌一起參加了9月19日由LG Display主辦的營再OLED巔峰盛會,兩次實錘證據表明,海信海信將成中國電視市場中的首款第七家進軍OLED的品牌。
今年早些時候,電視A低調亮有韓國媒體報道,營再海信將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OLED電視產品,海信而韓國方面表示,首款向中國電視制造巨頭海信集團供應OLED面板,電視A低調亮將有助于LG Display增加盈利。湛頭外圍女那個靠譜(電話微信156-8194-*7106)湛頭外圍真實可靠快速安排但海信方面對此尚未正式回應,也有媒體質疑是LGD的炒作。

海信OLED電視55A8

但是,隨后海信先是在IFA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中低調展示OLED電視產品,又作為國內7大電視廠商代表之一,與LG、創維、索尼、長虹、康佳、飛利浦等品牌一起參加了9月19日由LG Display主辦的OLED巔峰盛會,兩次實錘證據表明,海信將成中國電視市場中的第七家進軍OLED的品牌。
至此,除TCL外,中國主流彩電企業已全部加入OLED陣營。
拿來即用 海信進軍OLED早有端倪
海信作為中國彩電行業非常有代表性的品牌,雖然此前一直沒有涉及OLED的方向,但海信一直在不斷探索產品多元化的渠道。比如ULED多分區背光、激光電視產品的研發,海信的品牌策略是希望能夠適應所有電視用戶不一樣的需求。在這個前提下,OLED作為未來顯示技術的一個全新品類,彌補高端陣營,來應對高端用戶的需求。

日本媒體報道海信收購東芝電視的新聞(2017年11月14日 16:24)
其實海信進軍OLED領域早有端倪。早在去年11月,海信斥資8億元收購東芝彩電,而東芝方面在此前就已經發布過一款OLED電視。東芝電視在國際市場上依舊有不錯的口碑和產品力,尤其是OLED電視頗受歡迎。
東芝采用獨有的OLED Engine Beauty Pro畫質引擎技術,還有早已成名的超解像技術,畫質方面還是相當有保障的,這對于還沒有“站隊”的海信而言,OLED是一個可以“拿來即用”的技術。所以,除了看重東芝本身的技術實力和品牌價值之外,其OLED產品線才是海信收購行為的重點。
OLED是“第四次工業革命”的Key Word
OLED大趨勢是促使海信最終下定決心進入OLED電視領域的根本原因。過去20年,LCD市場規模從2億臺到30億臺,增長了15倍。但眾人所知,LCD市場發展已飽和,處于停滯階段,顯示行業需要新的發展動力。在顯示器行業的十字路口,對于所有的電視廠商來說,他們必須做出抉擇——OLED、QLED、Micro LED...

透明OLED電視產品
我們身處“第四次工業革命”,而“第四次工業革命”中最重要的Key Word是AI(人工智能)和IoT(物聯網)。符合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時代的顯示屏,需要具有任何地點、任何形態、無邊界的特點,能同時滿足以上三個特點的同時能夠大規模量產的顯示產品,目前看來只有OLED。

OLED創造出了液晶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
由于基礎成像原理的差異,OLED相比液晶電視具有顯著的優勢,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,第一點就是黑色的表現力,OLED每個像素都有“開關”功能,在顯示黑色時,像素關閉,亮度趨近于零,“完美黑場”給OLED電視帶來了更完善的畫質表現。第二點是來自響應時間的優勢,OLED通過電流實現像素開關調整,畫面切換速度是肉眼無法察覺的,所以完全不會產生拖影現象。第三點是產品形態,由于OLED的自發光機制,無需背光源模塊,OLED具備天生纖薄、形態多變的特點。
目前行業對于OLED存在的一些流言,包括產品良品率很低,造價居高不下,OLED顯示屏壽命很短,燒屏的問題。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幾年前的問題了,現在沒有討論的意義。眾所周知,目前已有13家電視廠商推出了OLED電視,特別是以對技術成熟度要求極高而聞名世界的索尼、松下等等廠商,甚至已經推出了多代OLED電視。這正是OLED技術已得到驗證的證據。
海信入局對行業有著極大的激勵作用
OLED在產品上的優勢表現也驅動了市場滲透逐步加深,全球市場調查數據顯示,OLED電視在2500美元以上的高端電視市場的占有率已經突破65%。中國的中產階層在持續增加,收入也會增長。
不僅如此,中國消費者對大尺寸電視的需求很高,同時對新產品、新技術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也非常高。比如說,過去3D或4K電視等新品上市時,中國市場的增長速度在全球最快,OLED電視可能也會如此。
隨著國內消費升級浪潮高漲,中國市場已經成為高端產品試水的最佳市場。待中國市場對OLED的認知度上升后,OLED或許將主導高端市場。對于試圖借OLED完善高端產品線的海信來說,這意味著同時在ULED、OLED、激光電視三個方向開戰。所以,海信在OLED上肯定不會投入太多資源。不過可以肯定的是,海信的入局,不僅有利于更多用戶和市場更好地去接納OLED產品;同時對LGD這樣的上游客戶也有著極大的激勵作用——LG Display 8.5代OLED面板生產線落地廣州,其預估產能已經接近此前大尺寸OLED面板的全部產能。

期待海信能夠突破自我
時任海信集團CEO劉洪新曾說過,海信從沒有排斥OLED,只是暫時不會去推技術與質量上還不成熟的產品。只要時機成熟,海信就會全力推進OLED。雖然展示過OLED電視,但海信官方從未正式發布過任何OLED電視產品。期待海信能夠突破自我,在2019年初的美國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中,能夠真正意義上發布一款海信OLED電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