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00萬年前冰河時期的寬尾鳳蝶 消失百年重現四川青城山
作者:熱點 來源:百科 瀏覽: 【大 中 小】 發布時間:2025-11-22 13:34:37 評論數:

華希昆蟲博物館再次發現寬尾鳳蝶。寬尾

臺灣的百年寬尾鳳蝶。(圖/翻攝自行政院農委會特生中心,重現攝影林介生)

臺灣的寬尾寬尾鳳蝶。(圖/翻攝自行政院農委會特生中心,鳳蝶麗江外圍(高端外圍)外圍女(電話微信181-2989-2716)提供全國及一二線城市外圍模特伴游預約、空姐、模特、留學生、熟女、白領、老師、優質資源覆蓋全國攝影李俊延)
(神秘的消失地球uux.cn報道)據ETtoday:四川省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(原華西昆蟲博物館)經過調查,發現曾經于青城山地區出現過的百年世界級珍稀蝶種寬尾鳳蝶,由于地震造成的重現生態環境改變,最近又重返了這一地區;這也是川青城山華希昆蟲博物館20多年來對四川省蝴蝶及昆蟲資源研究的重要發現之一。
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表示,前冰期寬尾鳳蝶其實很嬌氣,早上氣溫較低的時候,一般都在山頂上飛,為了曬太陽;每年的5月和8月,上午10點到11點左右,它們就會到河灘上來吸水,過了這個時間,隨著氣溫升高,寬尾鳳蝶就會鉆進密林,尋而不見。
據了解,寬尾鳳蝶在成都地區的采集記錄,要追溯自1901年,從那之后,就沒有其他的采集記錄,而寬尾鳳蝶也一度被認為已經從成都地區消失。趙力表示,「根據我這幾年的觀察,青城山現存2種型,普通型和白斑型。」兩種類型里,白斑型更為少見,一般在天氣炎熱時才會出現。
寬尾鳳蝶在1889年由英國生物學家在中國首次發現,后由美國蝴蝶專家李奇(J.H.Leech)發表了這個種類,是中國特有的世界級珍稀蝴蝶種,該屬種全世界只有兩種,分別是分布在中國南方和1932年被發現在臺灣的寬尾鳳蝶。
由于是世界上17000多種蝴蝶中絕無僅有的有兩條翅脈進入尾突的蝴蝶,大型華美而罕見的寬尾鳳蝶,被國際視為是中國蝶類的象征;而看似「嬌弱」的它們,其實是1800萬年前冰河時期的存活至今的物種。
在臺灣,該屬種被列為瀕臨滅絕的一級保護動物,有許多專屬的保護區,走私一只將被罰款約1萬美元以及3年有期徒刑。趙力表示,「兩種寬尾鳳蝶相比較,臺灣的體型較小,后翅紅斑更發達。」目前,世界上僅有這兩種寬尾鳳蝶。
寬尾鳳蝶一般出現在海拔700到1800公尺的山區,喜歡在向陽的崩塌地活動,并將卵產在屬于崩塌地先驅植物的檫樹上,因此臺灣生物學家曾提出一個特殊的假設,1999年大地震所造成的山崩地區,由于適合檫樹的生長,因此對于瀕臨絕種的寬尾鳳蝶而言,反而是個絕佳的生育地。
趙力表示,「青城山近年寬尾鳳蝶的再現,正好印證了這個假設。」通過華希昆蟲博物館的調查,發現今年它們在青城山地區海拔800-1000公尺的地區重新出現,「寬尾鳳蝶的重返,估計是由于近年來成都地區環境保護力度的加大,以及青城山區地震后山體變化所致。」
寬尾鳳蝶展翅寬120~140毫米,下翅中央有大塊的白斑,并有寬大的尾狀突起,尾突中具兩條翅脈通過;后翅外緣具明顯的紅色弦月紋,是其它蝴蝶所沒有的特征,因此舉世聞名。最早在1889年,美國蝴蝶專家李奇發現了這個種類,他也是最早考察四川蝴蝶的生物學家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