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法合作的衛星首顆海洋衛星現正進行載荷測試,擬于2018年下半年在中國發射。擬明年下圖為衛星的半年效果圖。(資料圖片)
(神秘的發射地球uux.cn報道)第五次中法海洋衛星項目科學研討會周五(20日)在北京舉行,會上更透露中法航天合作的中法首顆衛星進展順利,目前正在國家航天局懷柔總裝集成測試中心進行載荷測試,合作海洋并擬于2018年下半年在中國發射。首顆
據了解,衛星貴陽外圍大學生(服務)vx《134-8006-5952》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中法在航天領域的擬明年下合作始于1997年。及后雙方為實現衛星數據在環境領域上的半年應用,于2007年啟動了中法海洋衛星項目。發射
合作項目法方負責人達尼艾.歐賽表示,中法這顆衛星不僅可以幫助人們預測風浪、海面狀況,更可以幫助“大氣—海洋”界面建設模型,分析海浪在其中的作用,研究浮冰與極地冰性質。衛星會采集風浪特性數據,研究其對海洋運輸、海洋安全、海洋污染防治等各方面的影響,并預計可從2019年初開始,科學家借助這顆衛星,在風浪研究上獲得第一手的科學數據。
東方紅衛星公司中法海洋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王麗麗亦指,衛星采用CAST2000平臺,設計壽命3年。中方承擔衛星平臺和部分載荷研制,以及衛星發射、地面接收和應用等工作;法方承擔衛星部分載荷研制和數據傳輸工作,同時提供兩個地面接收站;衛星測控由中法共同完成,雙方參與研制的工作人員超過100人。交付使用后,衛星將24小時不間斷工作,在離地500公里的軌道上,對全球海洋的風場、浪場進行監測,實時提供海面風浪圖,相關數據亦被兩國的科學家共享使用。
王麗麗指,衛星完成組裝工作后,就會進入發射前的測試階段。研究人員將通過一系列環境測試以確保衛星發射及運行正常;而地面團隊也正在加緊研制、調試接收處理設備。
作者:知識




.gif)
.gif)
.gif)
.gif)
.gif)
.gif)
.gif)
.gif)
.gif)
.gif)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