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東方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投產,但依舊難以擺脫韓企控制
隨著iPhone X的韓企上市,越來越多的控制手機、平板、京東舊難電視等廠商開始從傳統(tǒng)的柔性液晶屏轉投OLED面板的懷抱。根據(jù)調研機構IHS Market預測,面板今年將有36%的產線智能手機搭載柔性OLED屏幕。而到了2020年,投產這一比重將上升至53%。但依而另一家機構Ubiresearch的調研報告顯示,2016年AMOLED面板銷售金額增長約38%,而2020年,這個數(shù)據(jù)將上升至49%,合肥蜀山(美女上門服務)上門一條龍服務vx《365-2895》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達到717億美元的銷售金額。
▲2017及年未來五年面板預計出貨量(數(shù)據(jù)來源:Ubiresearch)
京東方副總裁張宇曾經對媒體透露,總投資465億元的京東方成都6代OLED線10月26日量產,計劃明年滿產,滿產的設計產能為每月4.8萬張基板(1850mm*1500mm)。然而公開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僅華為、OPPO、Vivo每月旗艦機的出貨量,就超過了100萬臺,由于產能受限,OLED顯示器件市場整體呈現(xiàn)供不應求的局面。
雖然業(yè)界普遍認為,受下游終端需求的帶動效應,未來幾年OLED面板將呈爆發(fā)性增長,而國內除京東方外,華星光電、天馬、和輝光電、柔宇科技、維信諾等企業(yè)相繼宣布AMOLED產線的啟動,但中國力量在OLED領域并沒有想象中樂觀。
國外企業(yè)掌握核心科技
如果將面板行業(yè)公司分類,那么大致可以分為上游、中游和下游三類企業(yè)。其中上游產業(yè)為核心材料、關鍵設備、玻璃基板,中游企業(yè)為面板制造、模組組裝,下游企業(yè)為手機、可穿戴、電視等終端制造商。
▲近三年OLED面板市場份額(數(shù)據(jù)來源:IHS)
京東方、華星光電等企業(yè),屬于OLED中游企業(yè),雖然加大了相關產業(yè)的布局,但關鍵設備、核心材料、元組件主要掌握在日企、韓企等上游公司手中。
提及OLED,就不得不說兩大韓國支柱型企業(yè)三星和LG了。
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(tǒng)的LCD顯示方式不同,無需背光燈,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,當有電流通過時,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(fā)光。而且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,可視角度更大,并且能夠顯著的節(jié)省耗電量。
韓國三星電子大約從2000年開始做OLED,2005年開始做柔性OLED,有長達10多年的生產工藝經驗積累。在小尺寸OLED顯示屏中,市場占有率超過90%,占據(jù)主導地位。
OLED屏幕實際上可以看作無數(shù)極小的紅綠小燈泡聚合體,通過三種顏色比例的變化從而實現(xiàn)不同顏色的展現(xiàn)。但紅、綠、藍三種有機材料的壽命卻不盡相同,紅色、藍色次像素壽命要遠低于綠色次像素,這就造成了屏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后,整體畫面明顯偏綠。
為了解決這一問題,三星創(chuàng)造了PenTile次像素排列。簡單來說,傳統(tǒng)的RGB像素排列要求所有的子像素在面積、形狀、排列完全一致,除顏色不同之外(但排列也有明顯的規(guī)律),所有的子像素看上去就像是彼此復制的。
但是PenTile排列下的屏幕則因為排列的不同而很容易分辨,最常見的情況是三種顏色的子像素不僅彼此之間擁有不同的面積,形狀、排列位置也都不相同,因此整塊面板看上去像是整個由RGB子像素組成的像素單元的復制,而且在某些特殊的排列下,某種顏色的子像素可能是圓形,而其他的兩種子像素則一個寬大、一個窄小。
雖然以減少次像素、犧牲顯示效果精度作為代價,但隨著手機分辨率的進一步提升,PPI的提升彌補了精度的問題。隨即換來了屏幕壽命、功耗降低的優(yōu)勢。
然而這一套理論放在大尺寸OLED屏幕上卻吃不消。純RGB OLED不得不面臨功耗高、良品率低以及圖像精度的問題。尤其是圖像精度問題,目前業(yè)界分辨率為4K,顯示面板尺寸卻越做越大,次像素的丟失會導致顯示畫面出現(xiàn)明顯的下降。
大尺寸OLED屏幕則成了LG Display的天下,通過在次像素中加入白色像素點,保證畫面精度的同時還可以整體提升畫面的亮度和對比度。
WRGB方法在實現(xiàn)高色域和高分辨率方面有更多優(yōu)勢。比如能夠通過色彩提升技術來補償藍色,從而實現(xiàn)高色域。色彩提升技術也能夠將像素制作得更小,從而在大尺寸和超高清面板的制造過程中體現(xiàn)優(yōu)勢,并能使產品在任何觀看角度均能展現(xiàn)相同的色彩。
此外,LG Display的WRGB技術使用氧化物薄膜電晶體(Oxide TFT),而不是傳統(tǒng)低溫聚硅(LTPS)TFT背板,由于LG Display能夠將部分現(xiàn)有LCD生產線轉化用于氧化物背板的生產,選擇氧化物背板還在透光率和色彩還原能力等方面優(yōu)化了OLED面板功能。最后整體降低了屏幕的成本,提升了良品率。
中國資本布局OLED任重道遠
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認為全球面板產業(yè)的競爭格局,將由目前“三國四地”(韓國、日本、中國大陸、中國臺灣)的較量,演變?yōu)椤皟蓮姡ㄖ许n)爭霸”。奧維云網(wǎng)分析師宋宇也說,OLED新型顯示的全球競爭,開始由韓國一家獨霸向中國大陸逐步傾斜。
日本企業(yè)最早研發(fā)OLED,卻曾決定全面退出,現(xiàn)在日本顯示(JDI)、被富士康收購后的夏普又重新計劃上馬6代OLED面板生產線;而中國臺灣則一直跟蹤OLED,但迄今沒有批量供貨。
IHS預測,在其后的幾年,韓國依然會是市占率最高的國家,占有絕對領先的市占率,但是中國的增長與投資都將最快,到2020年中國OLED產能將占據(jù)全球產能28%左右,成為全球OLED供應第二極。
▲中國大陸企業(yè)OLED面板產線布局(數(shù)據(jù)來源:奧維云網(wǎng)及部分企業(yè)公告整理)
然而國元證券余宏文認為,國內廠商積極參與,但仍處于起步階段。我國材料廠商主要供應中間體和單體粗品,銷往專利國企業(yè)。
當前,中國大陸的企業(yè)除了要快速度跨過產能爬坡和良率提升這兩個基礎階段外,長遠來看還要著力解決上游核心設備及材料受制于人的尷尬局面。尤其是蒸鍍設備還有發(fā)光材料,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大陸OLED產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此外,短期內,因為蘋果的加入、分薄了資源,而中國新增的供應商產量爬坡還有一個過程,所以全球柔性OLED屏近幾年內將供不應求。
群智咨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隨著中國大陸積極布局6代OLED線,長期看中小OLED供過于求。不排除BOE、LGD會擴產,價格、客戶爭奪將加劇。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:>骨軟筋酥網(wǎng) » 京東方6代柔性OLED面板產線投產,但依舊難以擺脫韓企控制
骨軟筋酥網(wǎng)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