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發布家電企業加速前進
導讀:日前工信部在全球智能制造大會上發布了《智能制造發展規劃(2016-2020年)》。智能制造
《規劃》提出了十大重點任務:一加快攻克關鍵技術裝備;二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創新;三建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;四構筑工業互聯網基礎;五加大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廣力度,規劃開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示范;六推動重點領域智能轉型,發布南京鼓樓區外圍女兼職伴游服務崴信159-8298-6630提供外圍女小姐上門服務快速安排面到付款在《中國制造2025》十大重點領域試點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;七促進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,家電加速建設云制造平臺和服務平臺;八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;九推進區域智能制造協同發展;十是企業前進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隊伍,健全人才培養機制。智能制造
實施分“兩步走”戰略:第一步,規劃到2020年,發布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,家電加速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,企業前進南京鼓樓區外圍女兼職伴游服務崴信159-8298-6630提供外圍女小姐上門服務快速安排面到付款有條件、智能制造有基礎的規劃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;第二步,到2025年,發布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,家電加速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。企業前進
國際金融危機后,歐美國家紛紛推出“再工業化”戰略,中國制造要想實現彎道超車,必須抓住發展智能制造的契機。
在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推動下,2015年工信部確定了46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,今年又確定了63個項目,這109個項目分布在不同行業,在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能源資源消耗、減少研制周期、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等方面,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。
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,工信部將把智能制造的生產方式和管理方式在全產業范圍推廣,號召更多行業企業對標,促進這場變革的發生。苗圩說,企業要跟上進程,才能脫穎而出。如果對這個進程視而不見,或者步伐太慢,就可能被潮流淘汰,這是必然的趨勢。
可以說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趕超發達國家的突破口,家電企業正在這條路上加速前進。隨著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,智能工廠在我國家電制造企業中轉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。最典型的代表是海爾“互聯工廠”以及美的“智能工廠”,它們顛覆了傳統制造體系,詮釋了家電工業4.0的理念。
目前,海爾已經由一個傳統大規模制造的企業轉型成一個“以用戶體驗為中心”的平臺型企業。海爾實施互聯工廠取得了初步成效,已累計完成5大產業線28個工廠800多個工序的智能化改造,建成7個智能互聯工廠。互聯工廠整體效率大幅提升,產品開發周期縮短20%以上,交貨周期由21天縮短到7~15天,能源利用率提升5%。
海爾沈陽互聯工廠
相比之下,美的構建的智能工廠同樣利用了物聯網,大數據技術。然而,美的似乎更加在意整個工廠的“單點極致”:幾乎每項單點上的技術設計都需要工程師花費數月甚至一年的時間。
美的武漢智能工廠
在老板電器位于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廠車間里,一條標語特別醒目——庫存是萬惡之源。這個新廠區是老板電器著力打造的數字化智能生產基地,年規劃產能225萬臺廚電產品。這也是廚電行業首個智能制造基地,2015年9月投入生產,總投入7.5億元。進行智能化操作后,目前工廠整體效率提升了30%以上,人員由800多人降為500多人。而且相比傳統制造模式的事后人工分析,智能制造可以實時監控,并根據信息反饋進行自我調整。
老板電器智能生產基地
總體而言,中國制造業由傳統制造模式向智能制造轉變,對于國家而言,這是中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選擇,是為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環境下讓我國制造業贏得未來。
骨軟筋酥網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