鴻海夏普2020年才能量產OLED?OLED之爭進入白熱化
發帖時間:2025-11-22 16:04:06
【摘要】日經新聞25日報導,鴻海瑞穗證券分析師中根康夫表示,夏普蘋果iPhone使用的年才能量廣州酒店上門服務外圍女兼職vx《1662+044+1662》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面板預估最快2017年、最慢2018年就會逐步從現行的之爭進LTPS(低溫多晶矽)變更至OLED面板,而鴻海/夏普計畫砸下2,入白熱化000億日圓建構OLED面板的研發產線、試作產線以及量產產線,鴻海且量產產線的夏普產能以5.5吋換算為9,500萬片/每年,而此產能用6代( G6)玻璃基板換算為5萬片/每月的年才能量水準,只不過因鴻海、之爭進廣州酒店上門服務外圍女兼職vx《1662+044+1662》提供外圍女上門服務快速選照片快速安排不收定金面到付款30分鐘可到達夏普皆無OLED面板的入白熱化實際量產經驗,且研發階段的鴻海技術也遜于2家韓廠和Japan Diaplay Inc(JDI),故其OLED面板開始量產時期很有可能會落在2020年以后。夏普
中根康夫表示,年才能量在智慧手機OLED面板市場上,之爭進跑在最前頭的入白熱化三星電子A3工廠(采用G6技術)月產能預估可能將在2018年上半年結束前擴增至18萬片(以5.5吋換算為年產4.2億片),其中預估每個月將供應6-9萬片給蘋果iPhone使用,且目前露光裝置等OLED制造設備供需非常緊繃,不過三星最少已掌控了9萬片/每月的制造設備貨源,可說是準備萬全,因此剩下的就僅剩下和蘋果之間的數量、價格的協商。
另外,中根康夫預估,LG Display(LGD)最快可在2018年下半年建構出可大量供應iPhone所需的OLED供應體制;而日本JDI尚未有OLED面板的量產實績,目前仍屬于研發階段、其石川工廠的G4.5產線僅擁有4,000片/每月的產能,且預估今后JDI OLED試作產線不會設置在石川工廠、而是會在研發可撓式面板的茂源工廠,并預估試作產線最快2017年Q1可啟用,之后才會興建量產產線,而量產產線若設置在茂原工廠的話、月產能為1.5-2萬片,但若使用白山工廠的話、月產能為2.5萬片,不過不管利用哪座工廠,產能規模都遠低于三星、LGD,故其iPhone面板的供應市占率恐會呈現下滑。
中根康夫指出,合計三星(每月最少6萬片)、LGD(每月最少3萬片)以及JDI(每月最少1.5萬片)產能計算,三家公司每年約可生產約2.5億片iPhone用OLED面板,而考量iPhone組裝訂單對鴻海的高依賴度,蘋果基于分散風險的觀點,是否會要求“鴻海/夏普聯盟”成為其面板供應商,只能說“很微妙”。
日經新聞曾于4月1日報導指出,OLED面板被鴻海定位為夏普重建的支柱,鴻海/夏普計畫砸下2,000億日圓資金投資OLED面板,期望藉由大規模投資追趕三星等南韓廠商,不過據業界關系人士透露,因當前的營運危機,導致夏普內部精通OLED的技術人員相繼離職走人,因此“OLED量產技術的研發難度很高”。
夏普2月25日宣布,鴻海/夏普計畫砸下2,000億日圓,在龜山工廠內設置OLED面板的研發產線、試作產線和量產產線,并計畫在2018年初期開始進行量產,目標為在2019年結束前擁有月產約1,000萬片5.5吋OLED面板的產能,年目標為生產約9,000萬片5.5吋智慧機用OLED面板、年營收目標為2,600億日圓。
Thomson Reuters 3月30日報導,目前三星電子旗下Samsung Display以及LG Display(LGD)已量產OLED面板,且橫掃全球大半市占,而鴻海/夏普則是計畫2018年才要量產、目前則連試作產線都還沒有,因此想要追趕已大幅領先跑在前頭的南韓廠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;大和證券臺灣法人分析師Kylie Huang指出,鴻海/夏普在OLED面板領域上要達到能和三星等廠商相抗衡的階段恐需2年以上時間,Kylie Huang表示,“2年很難、3年的話有可能、4年應該就沒問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