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彩電零售量持續下行主要是為萬以下幾點原因:
彩電價格上漲降低購買欲望
自7月份以來,國內持續漲價近一年的彩場銷LCD TV面板的報價開始回落。截止到9月底,電市不同尺寸LCD TV面板的量同價格均出現大幅降價,價格已接近去年年底時的水平。然而,TV面板的大幅降價并沒有快速的傳導到彩電零售終端,彩電線上、線下均價漲幅接近四成。奧維數據顯示,9月彩電線上均價為2638元,比去年同期增長15.0%,行業均價本年度累計增長39.2%;彩電線下均價為均價為5599元,同比增長34.8%。
與過去最低點的價格相比,彩電的價格上漲幅度過道,不斷上漲的價格降低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,加上我國的增長需求主要是煥新和二次購買需求,剛需占比不高的情況下,很多消費者都選擇繼續觀望,導致終端銷量一降再降。
我國彩電市場進入了存量時代,電視也不再是家庭剛需
前幾年,互聯網電視品牌廠商以生態補貼硬件大打價格戰,使我國彩電市場體量一度邁過5000萬臺大關,這也提前透支了我國未來的彩電市場。這不僅提前透支了未來市場,而且也令我國電視提前進入存量時代。經過多年的發展,特別是液晶時代下的快速普及,我國彩電市場已經基本飽和。
另外,電視不再是家庭剛需。目前,電視所具備的功能已經基本被移動設備所取代,加上移動設備的體驗和便捷性更勝于電視,這使得電視的重要性逐漸降低。況且,由于我國單身或者租房的人越來越多,對電視的購買需求也同步減少;根據《2021年中國年輕人居家生活調查報告》顯示,年輕人搬家時最傾向優先丟棄的TOP10家電中,電視機排名第一,占比高達25%,電視機在中國家庭的家電主角地位已經全面動搖,對于家庭用戶的剛需價值也在被削弱。
電視可選的替代產品也越來越多
近幾年,與彩電低迷市場形成對比的是,其替代產品家用投影、激光電視卻發展非常火熱。憑借沉浸式的觀影體驗與超大畫面,家用投影、激光電視等新興大屏顯示硬件受到年輕用戶的青睞,尤其是性價比更高的投影儀產品。目前,家用投影儀與電視在使用上已經相差無幾,且其常被外界詬病的顯示技術領域在極米、當貝等市場頭部企業的推動下也升級明顯,如極米推出了4K智能投影極米RS Pro 2,當貝推出了亮度突破3000ANSI流明的當貝投影X3。極米、當貝引領了家用投影市場產品顯示升級,使得家用投影產品在大屏顯示領域日趨受到家庭用的戶認可,產品接受程度也大幅提高。根據IDC數據預計,至2025年中國家用投影儀市場五年復合增長率仍將超過15%,家用投影儀出貨量將超千萬臺。
受到價格的上漲、市場飽和、替代品的崛起等因素的影響,彩電市場銷量繼續下滑已無可避免。從實際數據來看,2017年-2021年,彩電市場零售量一直處于下滑狀態,2020年彩電市場全年銷量為4450萬臺,2021年1-9月彩電市場零售量為2589萬臺。距離2022年僅剩三個月,即便有“雙11”、“雙12“、”年貨節”的年底三大促銷,2021年全年彩電銷售量也極可能不到4000萬臺。